「我們沒有忘記你們」:倫敦集會聲援香港45名被囚民主人士

「釋放香港45人」:抗議者在倫敦中國大使館外手舉標語,聲援因參與初選案而被判刑的民主人士。 (李伯安/美國之音)
「釋放香港45人」:抗議者在倫敦中國大使館外手舉標語,聲援因參與初選案而被判刑的民主人士。 (李伯安/美國之音)
作者李伯安
發佈時間2024年12月1日09:31
原文鏈接美國之音中文網

星期六(11月30日),在中國駐倫敦大使館外,數百名抗議者冒著寒風集會,為45名被判刑的香港民主人士發聲。這場活動由香港勞權監察(Hong Kong Labour Rights Monitor)和「反對中共工人聯盟」(Workers Against CCP)共同主辦,並由多個英國工會參與。抗議者高舉標語牌,呼喊「釋放政治犯」「自由香港」「對專制說不」等口號,呼籲英國民眾和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的壓迫性政策及其對香港民主自由的侵蝕。

“初選為何是犯罪?”

這次抗議活動的主題是聲援香港45名民主人士因參與2020年民主派初選而被判重刑。這些人包括工會領袖、教師、護士、社區領袖和民主派候選人。他們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刑期從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

其中,被稱為”初選主謀”的前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被判處最重的10年監禁。國際知名的民主運動家黃之鋒則被判處4年8個月監禁。這些判決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響,多個西方國家政府和人權組織紛紛譴責這項判決。

「為什麼在香港組織初選成了犯罪?」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和民主黨主席李永達在現場演講時提出這個問題。 「在英國、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初選是政治運作的常態。但在香港,這樣的活動被視為顛覆國家的行為。」他繼續說道,「這是國安法濫用的最鮮明例子,它不是為了國家安全,而是為了壓制反對聲音,徹底扼殺香港的民主。

「我們沒有忘記你們」:集會參與者手持橫幅,呼籲釋放吳敏兒、餘慧明、梁國雄等被監禁的工會領袖和民主人士。 (李伯安/美國之音)
「我們沒有忘記你們」:集會參與者手持橫幅,呼籲釋放吳敏兒、餘慧明、梁國雄等被監禁的工會領袖和民主人士。 (李伯安/美國之音)

李永達也批評了香港國安法的全面性:「這部法律為專制政權提供了任意逮捕和審判的工具,與國際公認的人權和法治背道而馳。我們今天在這裡抗議,是為了讓全世界看到香港民主人士的遭遇。

香港勞權監察總幹事蒙兆達(Mung Siu Tat)表示:「我們不能低估香港民主鬥爭的意義。儘管國安法的壓迫令人絕望,但我們看到流亡海外的香港人並沒有放棄,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聲音支持那些無法發聲的人。

香港勞權監察總幹事與英國工會成員聯合發聲,支持香港及中國的民主鬥爭。 (李伯安/美國之音)
香港勞權監察總幹事與英國工會成員聯合發聲,支持香港及中國的民主鬥爭。 (李伯安/美國之音)

蒙兆達引用被判刑的工會領袖餘慧明(Winnie Yu)的法庭陳述:「或許我唯一的錯誤,就是我太愛香港。」他感慨地說:「這些話讓人動容,但也讓我們更加堅定。

工會與社會團體的支持

這項活動得到了英國多家工會的支持,包括英國公共與商業服務工會(PCS)、聯合工會(UNISON)、英國醫學協會(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和無國界社運(Borderless Movement)等。

PCS副秘書長約翰‧莫洛尼(John Moloney)在發言中指出:「這場抗議不僅是為了聲援香港民主人士,也是為了捍衛全球範圍內的基本人權。透過社群媒體,這些聲音會傳遞到香港,甚至是中國內地,給那些被監禁的民主人士帶來支持和希望。

「對專制說不」:抗議者在寒風中高喊口號,展現國際社會對香港民主鬥爭的支持。 (李伯安/美國之音)
「對專制說不」:抗議者在寒風中高喊口號,展現國際社會對香港民主鬥爭的支持。 (李伯安/美國之音)

聯合工會的組織者本·陶斯(Ben Tausz)則從社會主義的角度批評中國政府:「中國聲稱自己是社會主義國家,但真正的社會主義應該是以民主為核心,為工人階級服務的。而中國並不符合這些標準——它的政權是不民主的,工人沒有自由組織的權利,少數民族的文化和語言被系統性壓制。

為被判刑者發聲:不只是香港的問題

抗議活動不僅關注香港,也聚焦中國大陸、西藏和新疆的政治犯問題。發言者呼籲釋放包括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作家佩爾哈特·圖爾松(Perhat Tursun)和女權主義者黃雪琴(Sophia Huang)在內的所有政治犯。

抗議者在倫敦中國大使館前呼籲釋放包括女權主義者黃雪琴在內的所有被監禁中國民主人士。 (李伯安/美國之音)
抗議者在倫敦中國大使館前呼籲釋放包括女權主義者黃雪琴在內的所有被監禁中國民主人士。 (李伯安/美國之音)

中國異見網絡負責人倪沛晴(Peiqing Ni)在演講中強調了此次抗議的重要性:「這45名被判刑的民主人士是普通人——教師、工會成員、社區領袖。他們的’罪行’只是參與和平的民主活動。

她進一步呼籲:「我們不僅要為香港發聲,也要關注中國內地、西藏和新疆的人權狀況。無論他們是因為信仰、民族認同還是政治觀點被迫害,他們的自由鬥爭都是全球人權鬥爭的一部分。

呼籲更強硬的對華政策

抗議活動的最後,主辦單位呼籲英國政府採取更強硬的對華政策,包括對涉事官員實施制裁,阻止中國在英國擴展影響力,並支持BNO簽證計劃,幫助更多香港移民。

香港民主陣線(Democracy for Hong Kong)代表肖恩(Shawn)建議:「英國應該引入類似馬格尼茨基法案的製裁工具,針對那些在香港壓迫民主和人權的官員。同時,英國也必須確保本國企業在香港的運作不會成為鎮壓活動的幫兇。

抗議者中,有人對英國工黨政府表達了失望和憤怒。他們呼籲,工黨政府在對華政策上應該更強硬,不能為了經濟利益犧牲香港的民主自由。

香港人Moses Ng舉起諷刺習近平和工黨首相的漫畫,表達對英國工黨政府對華政策的失望。 (李伯安/美國之音)
香港人Moses Ng舉起諷刺習近平和工黨首相的漫畫,表達對英國工黨政府對華政策的失望。 (李伯安/美國之音)

抗議者吳摩西(Moses Ng)在集會上展示了一幅諷刺習近平和斯塔默的漫畫。他告訴美國之音:「我們感到被英國政府背叛了。保守黨雖然不完美,但在一些關鍵問題上,他們的立場更為堅定。而工黨看起來更願意與中國政府妥協。」他特別提到中國在倫敦東部新建大使館的計劃:“保守黨政府曾經否決了這個項目,但我們擔心工黨會允許它繼續推進。這是對民主原則的背離。”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李永達(Lee Wing Tat)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提到自己對英國工黨領導人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在47人判刑問題上的沉默感到失望:“作為一個在民主國家長大的人,他應該了解自由、法治的重要性。

李永達也提到中國大使館擴建計劃,他警告:「如果為了促進中英貿易而妥協,這不僅是對選民的背叛,也是對民主價值的踐踏。」他呼籲英國政府重新審視對華政策,同時敦促身在英國的香港移民繼續發聲:“我們必須利用所有可能的管道,讓國際社會記住香港的鬥爭。”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